從小就有一個航空夢
走進彭小彥技能大師工作室,一個銀色的鋼鐵版冰墩墩顯得格外呆萌、可愛,讓單調、嚴謹的工作室變得輕松起來。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依靠“軟件編程+數控機床”,花了8個小時,彭小彥將一塊冷冰冰的鋼鐵坨,做成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她將這個鋼鐵版冰墩墩發在朋友圈后,立即受到了熱捧,好友們很驚訝,直呼“還可以這樣操作”“真是一個神奇的作品”“又呆又萌又鋼的樣子太可愛了”……彭小彥自己也沒想到,她利用工作技能隨手加工出來的一個東西,會受到大家如此熱烈的追捧。
鋼鐵版冰墩墩看似簡單,但要練就一身這樣的“絕活”,彭小彥花了十多年時間。
彭小彥從小就有一個航空夢,報考學校時,彭小彥被“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航空”二字深深吸引。要成為數控人才卻并不容易,不但要學會使用三維軟件繪制模型、設置刀具加工路線、生成加工代碼等,如果遇到加工零部件較大,還需要吊裝夾緊,零部件加工完后還要檢測,這些都是體力活。
為了夯實數控理論知識,彭小彥堅持“笨鳥先飛”,抓住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面對實訓課,彭小彥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出讓師傅們滿意的成品零件。
從“小白”成長為班組核心成員
2006年,彭小彥以優秀的文化課和實操成績進入江南工業集團工作,她被分到“全國工人先鋒號”班組——數控分廠014車間四班。上班時間彭小彥時刻守在車間,加工間隙也不會閑聊放松,晚上九點半回到宿舍之后,彭小彥再把當日所學整理成筆記,并自學編程軟件,進步飛速。
初入車間的五年,彭小彥克服了諸多困難,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熱情。她技藝不斷精進,熟練掌握了多種設備的操控以及多種編程軟件。彭小彥加工出的產品件件優質,她也從“小白”成長為班組的核心成員。
2014年,企業建設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經過技能人才的層層選拔,最終確定彭小彥操作五軸聯動加工中心設備,她成為公司唯一操作該種設備的女工。為了熟練操控“高冷”設備,她向廠家技術人員悉心請教設備的結構、操作原理等知識,琢磨特殊產品的加工方法,還多次參加公司、分廠組織的技術技能培訓。兩年多時間里,彭小彥繪制了600多張復雜的三維實體圖,寫了5大本厚厚的工作筆記,終于實現操作駕輕就熟。
啃下精確到0.016毫米的“硬骨頭”
在彭小彥的工作中,常常面對的是精度極高、形狀十分怪異、曲面復雜的產品。
2018年,中國兵器江南工業集團數控加工分廠負責神舟十二號的飛船座椅緩沖器的零部件生產與研制加工任務。該緩沖器用于返回艙著地時減緩巨大沖力,保護航天員安全。
為了適應飛船座椅緩沖器的技術轉型需要,公司決定將部分零部件的生產從三軸車工機床轉移到五軸加工機床。
彭小彥作為公司五軸加工機床的操作人員,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在加工一個密封槽時,彭小彥發現,由于密封槽的精度為0.016毫米,其位置又緊靠孔內壁面,加工難度極大。面對這塊“硬骨頭”,彭小彥和團隊成員在多年加工經驗的基礎上,創新工藝方案、創新夾具設計、優化加工方法等,解決了難題,提高了加工效率,零件的質量也得到了保障。
作為企業技能帶頭人,近年來,彭小彥主持完成了多項工藝項目攻關,獲得10多項國家專利。2019—2021年,彭小彥推廣應用的“高效氣動組合夾具加工方法”和“高效液壓組合夾具加工方法”解決了多系列批量化零件生產效率低的瓶頸難題,改善了零件加工質量,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累計為企業節創300多萬元。從神舟十二號到神舟十五號,彭小彥參與研制和生產的“神舟飛船座椅緩沖器”保護著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守護著大國蒼穹夢。